
投

第一個層次的知識轉變是
從知識性進到運用性的轉變
英國哲學家培根說:“知識就是力量。”但是不要把知識的力量看得過於強大,以為有了知識,就可以擁有想擁有的一切。


我們必須認清一點,一個人的實踐能力來自他對知識的活學活用的程度,學知識容易,將知識轉化成技能困難。
解某些股票知識,認識某些股票投資理論,並不意味著已經形成了實戰能力。因為知識解決的只是“是什麼和為甚麼”的問題,而技能解決的才是“怎麼辦”和“怎樣操作”。
知識轉變需要一個過程,需要實踐的過程。怎樣把知識轉化成實戰能力呢?
要知道某一種方法是否實用,最好是把它放到實戰中去驗證,通過驗證才能知道,哪些東西管用,哪些東西是花拳繡腿。我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學會實戰。如果不把知道放實踐中,怎能了能它的奧妙?


學以致用,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認識股市的本質,為了尋找股價的波動規律,而不是僅僅記住幾個名詞和原理,重在啟發心靈和智慧。
讀書是學習,應用也是學習,而且是更加重要的學習。應該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: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提高實戰的能力。知識轉化需要一個過程,過程的長短因人而異。
借鑒別人經驗的時候,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性格,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操作風格等因素制約。實踐表明:只有把知識正確地運用到實戰中,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智慧的時候,知識才能產生力量。

第二個層次的轉變是:
從隨意性進到計劃性和策略性的轉變
任何一次的買賣的決策,不論資金多少,任何一次的操作,事先都應該制定一個明確的操盤計劃,比如買進的理由、切入的價位、一次進還是分批買進、持股數量、持股時間,贏利的時候應如何操作,是根據成交量與股價的變動和目標;遇到意外怎樣善後、處置等等,這一切都應該仔細考慮。
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,還要眼觀四面,耳聽八方,密切關注局勢的變化,和盤口的變化,發現股價與計劃相悖時,要及時調整或改變計劃,耐心等待下一次機會的降臨,只有“心隨股走”,及時應變,敵變我變,以變制度,才能在變中求勝。
預測性到反應性的轉變
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,要准確預測股市的點位是很困難的。所謂預測,就是意味著不一定准確。因為它帶著很大的主觀性成分。不要試圖讓自己比市場更聰明。股市運行是有週期的,股市是有階段性的,不是誰都能隨便改變股市的進程的。
人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去認識和利用股市的規律,然後依據這個規律建立起自己的實戰交易系統,買進和賣出嚴格按照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快速地作出反應,這樣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犧牲。
完成這三個轉變,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艱辛。正好像托爾斯泰所說的:“在烈火裡燒三次,在沸水裡煮三次,在血水裡洗三次。”這是每一個股民走向成功無法避免的歷程。
赞!!!
ReplyDelete好有意思的一篇文章。不管投资或投机都必须拥有知识,不然只不过是投河吧了。
舞自在
留言
舞自在,
ReplyDelete您可以采取上述文章作为指导或阅读乐趣。读多几本书或文章就比不读的人赢得多?事实上,市场设计屠宰智慧交易者。是经验使人获胜,不是文章。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,但重要的是要输少,赢得更多。